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bd高清,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,欧美性猛xxxxx精品,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

0 賣盤信息
BOM詢價
您現在的位置: 首頁 > 技術方案 >通信與網絡 > 基于FPGA與DS18B20溫度傳感器實現通信功能設計方案

基于FPGA與DS18B20溫度傳感器實現通信功能設計方案

來源: elecfans
2021-11-17
類別:通信與網絡
eye 12
文章創建人 拍明

原標題:基于FPGA與DS18B20溫度傳感器實現通信功能設計方案

基于FPGA與DS18B20溫度傳感器通信功能設計方案


在現代工業控制、環境監測、智能家居以及醫療健康等諸多領域,溫度參數的精確測量與可靠傳輸是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。DS18B20作為一款經典的單總線數字溫度傳感器,因其高精度、寬測溫范圍、獨特的單總線接口以及卓越的抗干擾能力,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溫度測量場景。然而,在復雜系統或需要并行處理、高速響應的應用中,傳統的微控制器(MCU)解決方案可能面臨資源瓶頸或實時性挑戰。此時,將DS18B20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(FPGA)結合,則能充分發揮FPGA并行處理、可重構以及定制化硬件邏輯的優勢,實現更高效、更靈活、更穩定的溫度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。

本設計方案旨在詳細闡述如何利用FPGA強大的邏輯實現能力,與DS18B20數字溫度傳感器進行可靠的單總線通信,從而實現高精度、實時性的溫度數據采集。我們將深入探討通信協議的底層實現、關鍵元器件的選擇及其在系統中的作用,并分析選擇這些元器件的原因及其獨特的功能,以期為相關工程實踐提供詳盡的參考。

image.png

1. DS18B20溫度傳感器簡介及其工作原理


DS18B20是美國Dallas Semiconductor公司(現已被Maxim Integrated收購)推出的一款三線式單總線數字溫度傳感器,具有以下顯著特點:

  • 單總線接口: DS18B20采用獨特的單總線接口方式,僅需一根數據線(DQ)、一根地線(GND)和一根電源線(VDD)即可實現與主控制器的雙向通信。對于寄生電源模式,甚至無需VDD線,僅需DQ和GND即可工作,進一步簡化了布線。

  • 寬測溫范圍與高精度: 其測溫范圍通常為-55°C至+125°C,在-10°C至+85°C范圍內測量精度高達$pm0.5^circ C$。用戶可編程設定9位至12位的測量分辨率,分別對應0.5°C至0.0625°C的溫度步長。

  • 唯一64位序列號: 每個DS18B20出廠時都內置一個唯一的64位激光刻錄ROM序列號,這使得在同一條總線上可以掛載多個DS18B20傳感器,并通過ROM匹配命令實現地址尋址,極大地擴展了系統可測量的點位。

  • 非易失性存儲器: 內置EEPROM,可用于存儲高、低報警溫度觸發器(TH/TL)以及配置寄存器。

  • 數字輸出: 直接輸出數字溫度值,省去了傳統模擬溫度傳感器所需的A/D轉換環節,簡化了硬件電路設計,并有效避免了噪聲干擾。

DS18B20的工作原理基于其內部溫度傳感器將模擬溫度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。其通信遵循嚴格的時序協議,包括初始化、ROM命令、功能命令以及數據傳輸等階段。所有通信均通過DQ線完成,該線既用作數據輸入也用作數據輸出。DQ線在空閑時通常被外部上拉電阻拉高,當主設備需要通信時,會通過拉低DQ線來發出復位信號或寫入數據,DS18B20則通過拉低DQ線來發送存在脈沖或輸出數據。


2. FPGA與DS18B20通信的優勢


選擇FPGA作為DS18B20的主控制器,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優勢:

  • 并行處理能力: FPGA的硬件描述語言(HDL)特性允許設計者創建多個獨立的、并行執行的狀態機或模塊,這對于同時控制多個DS18B20傳感器或在數據采集的同時進行其他系統任務非常有利。傳統MCU通常采用串行執行指令,對于時序要求嚴格且多路傳感器應用場景可能存在性能瓶頸。

  • 精確時序控制: DS18B20的單總線協議對時序要求非常嚴格,例如復位脈沖持續時間、讀寫時隙長度等。FPGA可以通過精確定制硬件邏輯,在納秒級甚至更小的精度上生成和檢測這些時序信號,確保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。MCU雖然也可以通過定時器中斷實現,但受限于軟件開銷和中斷延遲,精度和穩定性可能略遜一籌。

  • 可重構性與靈活性: FPGA的硬件邏輯可以根據需求進行任意修改和重新配置,這意味著一旦DS18B20的通信協議或系統需求發生變化,只需修改HDL代碼并重新綜合下載即可,無需更換硬件。這為系統升級和功能擴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。

  • 資源定制化: FPGA的內部資源(如查找表LUT、觸發器FF、存儲器BRAM等)可以根據設計需求進行靈活分配,實現高度定制化的硬件加速器,例如專門的單總線控制器模塊,從而釋放CPU資源或替代通用微控制器。

  • 抗干擾能力: 純硬件實現的邏輯對電磁干擾(EMI)的魯棒性通常優于軟件實現,且FPGA的硬核IP可以提供更穩定的時鐘和信號路徑。


3. 系統總體設計與框圖


本設計方案的系統總體框圖如下所示:

+------------------+     DQ線     +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--------------|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|       FPGA       |              |       DS18B20       |
|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-----VDD------|       (或多個)      |
| (主控制器)       |-----GND------|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|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      |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+------------------+              +---------------------+
      |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| (數據接口)
      V
+------------------+
|   其他系統模塊   |
| (如:LCD顯示、網絡|
|   通信、數據存儲等)|
+------------------+

系統主要由FPGA主控制器和DS18B20溫度傳感器組成。FPGA負責產生DS18B20所需的時序信號、發送命令、接收數據以及對數據進行處理。DS18B20則根據FPGA的指令完成溫度測量并將結果回傳。系統還可根據應用需求擴展其他模塊,如顯示單元、通信接口等。


4. 核心元器件選型與作用


在FPGA與DS18B20通信功能的設計中,元器件的選擇至關重要,它直接影響系統的性能、成本和可靠性。以下是核心元器件的詳細選型及分析:


4.1 FPGA開發板/芯片


  • 優選元器件型號:

    • Xilinx Artix-7系列 (例如XC7A35T, XC7A100T): 這是一款中低成本、高性能的FPGA,具有豐富的邏輯資源(LUT、FF)、DSP Slice和BRAM,足以滿足DS18B20單總線協議的實現以及后續數據處理的需求。它在功耗、成本和性能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。

    • Intel (Altera) Cyclone IV/V系列 (例如EP4CE6, EP5CEAA): 同樣是中低成本的高性能FPGA,具有類似Xilinx Artix-7的資源配置,也是實現此類數字邏輯控制的優秀選擇。

    • 低成本選擇 (例如Xilinx Spartan-6, Intel (Altera) Cyclone II/III): 對于資源需求不高的單一DS18B20或少量DS18B20的簡單應用,這些早期系列也能勝任,可有效降低成本。

  • 器件作用: FPGA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處理器,負責:

    • 單總線時序生成: 精確生成DS18B20通信所需的復位脈沖、讀寫時隙、數據采樣點等。這是FPGA在DS18B20通信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,它通過可編程的邏輯門和觸發器實現納秒級的時序控制。

    • 命令發送與接收: 將要發送給DS18B20的ROM命令和功能命令通過單總線協議發送出去,并接收DS18B20返回的響應和數據。

    • 數據解析與處理: 將接收到的原始溫度數據進行校驗(CRC校驗)和格式轉換,例如將16位補碼轉換為實際的攝氏度或華氏度值。

    • 多傳感器管理(可選): 如果系統中存在多個DS18B20傳感器,FPGA可以實現復雜的尋址算法(如跳過ROM、ROM匹配、搜索ROM等),并行或輪詢地管理多個傳感器的數據采集。

    • 系統接口: 提供與其他系統模塊(如顯示屏、通信接口UART/SPI/I2C、上位機等)的接口。

  • 為啥選擇這顆元器件:

    • 可編程硬件并行性: 這是選擇FPGA最核心的原因。DS18B20的單總線協議對時序的精確性要求極高,且需要嚴格的狀態機控制。FPGA可以通過并行狀態機實現,保證時序的精確性和可靠性,避免了MCU軟件控制的時序抖動和開銷。

    • 定制化邏輯: 可以根據DS18B20協議的需求,完全定制一套高效、專用的單總線控制器IP核,而無需受限于通用處理器的指令集和外設。

    • 高實時性: 硬件邏輯的固有并行性和直接性使得FPGA在處理實時任務時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,可以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通信和數據處理。

    • 可擴展性: 如果未來需要增加更多傳感器或實現更復雜的控制邏輯,FPGA可以通過增加邏輯資源或修改設計輕松擴展。

    • 抗干擾能力強: 純硬件實現的數字邏輯相比軟件控制更不容易受到外部噪聲的干擾。


4.2 DS18B20數字溫度傳感器


  • 優選元器件型號:

    • DS18B20 (TO-92封裝): 這是最常見的封裝形式,成本低廉,易于焊接和使用,適用于大多數非嚴苛環境。

    • DS18B20 (SOP8/μSOP封裝): 適用于需要更小尺寸或自動化貼片的應用。

    • DS18B20防水探頭 (帶封裝): 對于需要在潮濕、水下或戶外等惡劣環境進行溫度測量的應用,可以直接選用預封裝好的防水探頭,省去了自行封裝的麻煩,提高了系統可靠性。

  • 器件作用:

    • 溫度測量: 其核心功能是感知環境溫度,并將其內部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。

    • 數據存儲: 內部存儲器可以保存配置信息(如分辨率、報警閾值)和暫存測量結果。

    • 單總線通信: 作為從設備,響應主設備的命令,并通過DQ線發送和接收數據。

  • 為啥選擇這顆元器件:

    • 單總線特性: 極大地簡化了布線和接口設計,特別是對于多點溫度測量,只需一根總線即可連接所有傳感器,節省了IO資源。

    • 數字輸出: 直接輸出數字量,避免了模擬信號傳輸中的噪聲干擾和A/D轉換誤差,提高了測量精度。

    • 寬測溫范圍與高精度: 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工業和民用溫度測量場景的需求。

    • 唯一序列號: 允許多個傳感器共用一根總線,并通過地址尋址,方便大規模部署。

    • 寄生電源模式: 在某些應用中可以省去獨立的電源線,進一步簡化了硬件設計。


4.3 上拉電阻 (Pull-up Resistor)


  • 優選元器件型號:

    • 標準電阻,阻值范圍通常在4.7kΩ至10kΩ之間。

  • 器件作用:

    • DS18B20的DQ線是一個開漏輸出(Open-drain)結構。這意味著當DS18B20或FPGA不拉低DQ線時,DQ線會處于高阻態,無法確定其邏輯電平。上拉電阻的作用是將DQ線拉到高電平(VCC)

    • 在DS18B20通信協議中,主機釋放DQ線(即FPGA將IO口設置為高阻輸入)時,DQ線需要通過上拉電阻快速拉高,以完成某些時序要求。同樣,DS18B20在發送“1”時,也是釋放DQ線,依賴上拉電阻將DQ線拉高。

  • 為啥選擇這顆元器件:

    • 協議要求: 這是單總線協議的強制性要求,確保DQ線在空閑或發送高電平時能保持高電平。

    • 保證信號完整性: 合適的阻值可以保證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速率,避免信號畸變,確保通信的穩定可靠。阻值過大,上升沿會變緩,可能導致時序違規;阻值過小,則會增加功耗,并可能造成電流過大。通常建議使用4.7kΩ,但具體取決于總線長度和掛載的DS18B20數量。


4.4 濾波電容 (Decoupling Capacitor)


  • 優選元器件型號:

    • 瓷片電容,容值通常為0.1μF。

  • 器件作用:

    • 電源去耦: 并聯在DS18B20的VDD和GND之間,靠近DS18B20的電源引腳。它的作用是濾除電源線上的高頻噪聲,提供一個局部的低阻抗電源,以應對DS18B20在進行溫度轉換或通信時瞬時電流變化引起的電源波動,保證其電源的穩定性。

  • 為啥選擇這顆元器件:

    • 提高電源質量: 盡管DS18B20功耗較低,但在進行溫度轉換時會產生一定的電流脈沖,如果電源線上的紋波過大或存在高頻噪聲,可能會導致通信錯誤或測量不準確。去耦電容能夠有效抑制這些干擾。

    • 穩定工作: 對于任何數字電路,穩定的電源都是其正常工作的基礎。


4.5 晶振/時鐘源 (Crystal Oscillator/Clock Source)


  • 優選元器件型號:

    • FPGA板載晶振(通常為25MHz、50MHz、100MHz等)

  • 器件作用:

    • 提供系統時鐘: 為FPGA內部的所有數字邏輯電路提供基準時鐘信號。FPGA的所有時序控制、狀態機運行都依賴于這個時鐘。

  • 為啥選擇這顆元器件:

    • 同步設計: FPGA設計通常是同步時序電路,所有時序邏輯都需要一個穩定的、準確的時鐘信號來驅動。

    • 精度要求: DS18B20的單總線協議對時序的精確性要求高,因此FPGA的時鐘源必須穩定可靠,以確保生成精確的時序脈沖。


5. FPGA與DS18B20通信協議實現要點


在FPGA中實現DS18B20的單總線通信,核心在于精確地生成和檢測時序。這通常通過有限狀態機(FSM)來完成。


5.1 單總線協議的時序要求


DS18B20通信涉及幾個關鍵的時序參數,這些參數必須由FPGA嚴格遵守:

  • 初始化(Initialization)序列:

    • 復位脈沖 (Reset Pulse): 主機(FPGA)將DQ線拉低至少480μs,然后釋放DQ線(拉高)480μs。

    • 存在脈沖 (Presence Pulse): DS18B20在接收到復位脈沖后,會等待15μs至60μs,然后拉低DQ線60μs至240μs作為存在脈沖,表示其已準備好通信。FPGA需要在這段時間內檢測到DQ線的低電平。

  • 寫時隙 (Write Time Slot):

    • 寫0時隙: 主機將DQ線拉低至少60μs,并在拉低期間釋放DQ線(拉高)1μs至15μs。

    • 寫1時隙: 主機將DQ線拉低1μs至15μs,然后釋放DQ線(拉高)至少60μs。

    • 每次寫入都必須從DQ線高電平開始,并持續至少60μs,兩個寫時隙之間必須有至少1μs的恢復時間。

  • 讀時隙 (Read Time Slot):

    • 主機將DQ線拉低1μs至15μs,然后釋放DQ線(拉高)。

    • 在拉高后的15μs內,DS18B20會將數據位輸出到DQ線上(拉低表示0,釋放表示1)。

    • 主機需要在拉高后的15μs到60μs之間采樣DQ線的電平。

    • 每個讀時隙必須至少60μs,兩個讀時隙之間必須有至少1μs的恢復時間。


5.2 FPGA的單總線控制器模塊設計


一個典型的FPGA單總線控制器模塊應包含以下主要部分:

  1. 時鐘分頻器: 將FPGA的高頻系統時鐘分頻,生成用于精確計時DS18B20時序的更低頻率的時鐘或計數器,例如1MHz(1μs周期)的時鐘,以便于控制微秒級的時序。

  2. 狀態機 (State Machine): 這是核心部分,用于控制單總線通信的整個流程,包括:

    • IDLE (空閑):等待命令。

    • RESET_PULSE (復位脈沖):生成復位脈沖,并等待存在脈沖。

    • PRESENCE_DETECT (存在檢測):檢測DS18B20的存在脈沖。

    • SEND_COMMAND (發送命令):根據當前命令類型(ROM命令或功能命令)發送字節。

    • SEND_DATA_BIT (發送數據位):逐位發送數據。

    • READ_DATA_BIT (讀取數據位):逐位讀取數據。

    • WAIT_CONVERSION (等待轉換):在DS18B20進行溫度轉換時,FPGA可以進入此狀態等待。

    • ERROR_STATE (錯誤狀態):處理通信超時或錯誤。

  3. DQ線控制邏輯:

    • 輸出控制: 根據狀態機的指令,控制FPGA的IO引腳(連接DQ線)輸出低電平(拉低)或設置為高阻態(釋放)。

    • 輸入檢測: 在需要讀取數據時,將IO引腳設置為輸入模式,并檢測DQ線的電平。

  4. 計數器/定時器: 用于精確測量時序,例如計數復位脈沖的持續時間、讀寫時隙的長度等。

  5. 數據寄存器與移位寄存器: 用于暫存待發送的數據,或接收到的數據位,并進行串并轉換。

  6. CRC校驗模塊(可選但強烈推薦): 用于對從DS18B20讀取的溫度數據進行循環冗余校驗(CRC),確保數據傳輸的完整性和準確性。DS18B20返回的9字節溫度數據(2字節溫度值+1字節CRC)中包含了CRC校驗碼,FPGA可以計算接收到的8字節數據的CRC,并與DS18B20返回的CRC碼進行比較。


5.3 通信流程舉例:讀取溫度


  1. 初始化: FPGA發送復位脈沖,并等待DS18B20的存在脈沖。如果未檢測到存在脈沖,則認為通信失敗。

  2. ROM命令: FPGA發送ROM命令,例如0xCC(跳過ROM,Skip ROM),表示跳過64位序列號匹配,直接進入功能命令階段。如果系統中有多個DS18B20,則需要使用0x33(讀ROM)或0x55(匹配ROM)等命令進行尋址。

  3. 功能命令: FPGA發送0x44(啟動溫度轉換,Convert T)命令,通知DS18B20開始進行溫度測量。

  4. 等待轉換: DS18B20進行溫度轉換需要一定時間(取決于分辨率,12位分辨率約需750ms)。FPGA可以進入等待狀態,或通過定期讀取DQ線狀態(直到DQ線變為高電平)來判斷轉換是否完成。也可以在發送完0x44命令后等待一段時間。

  5. 初始化: 再次發送復位脈沖和等待存在脈沖。

  6. ROM命令: 再次發送ROM命令,例如0xCC(跳過ROM)。

  7. 功能命令: FPGA發送0xBE(讀取暫存器,Read Scratchpad)命令,通知DS18B20將測量結果傳輸過來。

  8. 讀取數據: FPGA連續讀取9個字節的數據(溫度數據,高低報警寄存器,配置寄存器和CRC)。

  9. 數據解析與校驗: FPGA解析接收到的16位溫度數據,并進行CRC校驗。

  10. 顯示/處理: 將解析后的溫度值進行顯示或進一步處理。


6. 硬件接口設計注意事項


  • 上拉電阻位置: 上拉電阻應盡可能靠近DS18B20的DQ引腳,以減少布線阻抗和噪聲。

  • 走線長度: 單總線對總線長度和負載電容比較敏感。如果總線過長或掛載的傳感器過多,可能會導致信號完整性問題,需要考慮增加總線驅動能力或調整上拉電阻阻值。

  • 電源穩定性: 確保FPGA和DS18B20的電源供應穩定且噪聲低。

  • IO口電平匹配: 確認FPGA的IO口電平與DS18B20的工作電壓(通常為3.3V或5V)兼容。大多數現代FPGA支持多種IO標準,可以靈活配置。


7. 軟件(HDL)設計考量


  • 模塊化設計: 將單總線控制器設計成獨立的、可復用的IP核,便于在不同項目中集成。

  • 參數化: 設計中可以使用泛型(VHDL)或參數(Verilog)來定義時序參數、總線寬度等,提高代碼的靈活性。

  • 同步設計: 嚴格遵循同步設計原則,所有時序邏輯都由時鐘邊沿觸發,避免異步復位和組合邏輯環路。

  • 復位策略: 合理設計復位信號,確保系統上電或復位時能正確初始化單總線控制器。

  • 仿真驗證: 在將設計下載到FPGA之前,進行充分的仿真驗證,包括時序仿真和功能仿真,確保DS18B20的時序協議被精確實現。可以使用Testbench模擬DS18B20的響應。

  • 調試工具: 利用FPGA開發環境提供的邏輯分析儀(如Xilinx ILA, Intel SignalTap II)在硬件上進行調試,觀測DQ線的波形和狀態機的運行情況,幫助定位問題。


8. 總結


通過FPGA與DS18B20溫度傳感器的結合,我們能夠構建一個高性能、高精度、高靈活性的溫度采集系統。FPGA的并行處理能力和精確時序控制能力,使其成為實現復雜單總線協議的理想選擇,相較于傳統MCU方案,在多傳感器、高實時性、高可靠性要求的應用中展現出顯著優勢。本設計方案從DS18B20的工作原理、FPGA選擇優勢、關鍵元器件選型、通信協議實現要點及硬件軟件設計考量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,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且深入的設計指南。在實際工程實踐中,還需結合具體應用場景,對功耗、成本、電磁兼容性(EMC)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,以達到最優化的設計。

責任編輯:David

【免責聲明】

1、本文內容、數據、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,版權歸屬原作者、原發表出處。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,請聯系拍明芯城(marketing@iczoom.com),本方將及時處理。

2、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目的。

3、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,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,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,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。

4、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,請聯系拍明芯城(marketing@iczoom.com)注明“轉載原因”。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
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
上一篇: 已是第一篇

相關資訊

拍明芯城微信圖標

各大手機應用商城搜索“拍明芯城”

下載客戶端,隨時隨地買賣元器件!

拍明芯城公眾號
拍明芯城抖音
拍明芯城b站
拍明芯城頭條
拍明芯城微博
拍明芯城視頻號
拍明
廣告
恒捷廣告
廣告
深亞廣告
廣告
原廠直供
廣告